颈椎病理疗康复患者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的研究
更新时间: 2006-12-09    阅读量: 

  目的:探讨颈椎病理疗康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通过了解该类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接受理疗康复治疗的同时介入心理康复治疗,与单纯的理疗康复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在疗效上的差异,为颈椎病理疗康复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①采用吴文源修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60名颈椎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检测、评定,并与60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

  ②将60例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实施理疗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对照组(单纯实施理疗康复治疗),心理健康状况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个性特征评定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理疗康复效果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

  结果:①颈椎病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抑郁、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②颈椎病组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神经质分和精神质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外倾分和掩饰性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③神经质分与症状自评量表的所有因子都存在相关关系,内外倾分与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怖因子有负相关关系,精神质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相关。

  ④两组颈椎病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经康复理疗和心理干预后,治疗组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明显降低(P<0。05)。

  ⑤通过EPQ的测定,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比较,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分和N分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出精神质的倾向不明显和情绪趋向稳定。

  ⑥通过Barthel指数的评定,发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理疗康复治疗对颈椎病患者的躯体功能恢复是有效的,但如果在理疗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则理疗康复治疗的效果会得到提高和强化。
 

  结论:①颈椎病患者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等多种心理障碍。

  ②人格特征多表现为神经质和精神质,特别是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分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

  ③颈椎病患者的康复理疗效果与心理干预措施有明显的关系,心理干预措施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康复疗效,因此,对颈椎病患者在理疗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适时的心理干预。

患者服务